語言

搜索

友情鏈接

全球航運公司新趨勢:船舶“巨型”化有助減開支

發布時間:2018-01-14

     上月,亞洲最大海運公司中遠海運控股有限公司表示將支付超過60億美元,收購擁有最大的船舶的競爭對手東方海外貨柜航運公司。丹麥馬士基集團正收購其德國競爭對手,并揚言其巨型船舶優勢,其中一只可載運約1.8億臺iPad。根據法國航運咨詢網站Alphaliner的數據,資料顯示大型航運公司的定價能力高,甚至比制造及零售商(如沃爾瑪公司和塔吉特百貨公司)更多。五大集裝箱生產線控制約六成全球市場業務。航運業務增速攀升,亞洲主要航線的貨運指數比去年同期高22%。
 

1583022492673734.jpg


新加坡交通運輸研究機構Crucial Perspective的行政總裁Corrine Png表示:“目前,只有擁有大型船舶的頂級玩家才能參與集裝箱航運業?!彼A計市場的集中度將提高航運商的定價和議價能力。
 

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雷曼兄弟破產肆虐金融系統。而在去年八月,韓進業務崩潰的情況于前者大同小異。韓進為當時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之一,但由于供應遠超市場需求,企業面臨現金緊縮,削弱運營商的定價能力和利潤。韓國法院于今年二月宣布韓進破產,現正處于業務清算階段。
 

首爾信榮證券公司(Shinyoung Securities Co.)的分析師Um Kyung-a表示:“自韓進海運沒落,航運質量更顯重要。這正解釋到市場由擁有大型船舶的頂級玩家主宰的趨勢,而沒有大型船舶優勢的公司漸趨被淘汰。

 

大型船舶更廣泛被使用是市場轉變的關鍵。Um表示擁有大型船舶的公司能以更少船舶在單程航運中運送更多貨物,從而獲取更高利潤。她估計現時全球約有58家大型航運公司可運送超過18,000個集裝箱,預計數量在兩年內將翻倍,而約半數的新船舶將由最大型的公司增加。

 

市場復蘇,需求增長

過剩供應雖然去年增長放緩,但情況并未完全消失。原因是有新加入者擴張業務,而且舊船舶依然存在。Crucial Perspective認為集裝箱航運業的載運力今年及2018增長率分別為3.4%及3.6%。
 

盡管如此,市場需求似乎正處復蘇階段。2016年公布虧損后,公司業務出現增長跡象。擁有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業務的馬士基于五月表示第一季度末已出現強勁需求。中遠集團于本月初表示市場條件得以改善,預計上半年利潤約為18.5億人民幣(2.76億美元)。
 

杰富瑞集團(香港)的分析師Andrew Lee于上月的報告提及:“我們預測全球需求增長將超過2017 - 2019年的供應增長。
 

假期旺季,運價上漲

今年年初,馬士基、韓國的現代商船(Hyundai Merchant Marine Co. )和其他航運公司與其客戶達成協議,從五月起提高從亞洲運到美國零售商(沃爾瑪、塔吉特百貨公司等)的貨物年增長率。美國零售商通常在年終假開始前的第三季度增加貨物庫存。而Lee表示隨著集裝箱航運業的旺季開始,運價將進一步上漲。

美國金融服務公司Edward Jones的分析師Brian Yarbrough表示:“集裝箱成本上升顯然是業務的障礙,零售商有三個選擇:

一是將成本轉嫁至客戶;二是以效率抵消組織內部影響;三是對外宣布毛利因高運費而受壓。

 

航運公司業內消息

2015年,中遠集團及中國海運集團宣布合并,創立亞洲最大的集裝箱航運集運公司。
 

2016年,法國達飛海運集團(CMA-CGM)收購新加坡東方?;始瘓F(Neptune Orient Lines)。馬士基(Maersk)同意收購漢堡南美船務集團(Hamburg Süd)及三家日本船務公司,以鞏固其集裝箱航運業務。
 

2017年,德國赫伯羅特股份公司(Hapag-Lloyd AG)完成收購阿拉伯聯合國家輪船公司(UASC);中遠海運收購香港東方海外貨柜航運公司。


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_人人摸人人操_女性找鸭私密按摩播放_亚洲已满18点击进入在线看片